2013-08-28 11:47
来源:本站
有一种现象令我暗自惊异,慈济人面对得到他们救的病残人士或贫寒人士,并没有居高临下的“救世主感”,却是这样表示:我们要感谢那些同意我们帮助他们的人,他们给了我们表达爱心的机会。
这使我想起了国际志愿者协会提出的一句口号:帮人即是帮助自己。
在花莲,我听到了证严法师讲了一句意思相近的话够付出才是有福啊!”
乍一听这两句话,往往让人费一番寻思:
帮助他人即是帮助自己?
能够付出才是有福?
过去,我的认识层面局限在心里总觉得为别人付出是一种牺牲,于是对那些我热诚地帮助过他,而他竟对我恩报的人耿耿于怀。帮助他人即是帮助自己……能够付出才是有福……这两句引入深思的语言的智慧在哪里?在花莲,带着这个问题我注意观察,有了许多全新的发现……
志工们在讨论如何帮助不幸人士的时候,个个脸上都闪耀着和善的光辉,每一双眼睛都流露出悲悯与同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心非常令人感动。女士们清一色的着装和先生们大同小异的深色西服,叫人分辨不出他们的社会地位与财富的差别。
望着这些以志工身份出现的老板、高级白领和他们的太太,我很难想象他们回到自己的固有生活圈子面临挑战和残酷竞争时的姿态。既然他们大都是事业成功者,在优胜劣汰乃至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他们不去竞争拼搏乃至厮杀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那么,这就派生出来一个新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为什么肯于放下公司事务或自己的专业来到这里伺候传染病人呢?他们在生意场上可以说费尽心机去赚
钱寸土不让、寸金必夺,为什么又肯于捐出巨款来资助社会
公益事业呢?当然,个中不排除有人用钱买名抬高自己在公
众心目中的形象,但也有更多的慈善家做善事不留名啊!
近年来我和海内外慈善界人士多有接触,发现他们大多
都是乐乐呵呵活得满开心的样子。自从我在北京初次见王端正先生及其随员们以来,在花莲,在台北,不管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交谈,我见到的所有的慈济人都显得很快乐。现代
人,尤其是都市人,大都是紧张焦虑烦恼缠身抱怨多多,而慈济人再苦再累也都是欢欢喜喜的样子,一个个显得在精神上很满足,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明德先生和陈金发先生给了我很好的回答,他们很有
钱,但他们说,像过去那样只为自己赚钱并不快乐。后来,他们在证严法师启发下懂得了去帮助他人,才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我想,这种圣洁的快乐中也包括了他们对自己事业成功的一种尊严,而上升到人性的尊严层次的成功感,正是人的精神需求的高境界。
我不由得愈加佩服证严法师,他引导弟子们以实际行动
去实现“现世行善”的办教理想,不仅启发了人性中的善良,也启发了人们心底一种高尚的快乐,使行善之人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得到了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同时体验到一种人生的尊严与价值感。
这不就是“帮助他人即是帮助自己”么!
这不就是“能够付出才是富有”么!
(摘自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俗眼观佛门•慈济的世界》一书)
联系电话:0523-86998018 0523-86998016
联系地址:泰州市海陵区鼓楼南路326号
Copyright © 2023 版权所有:泰州市慈善总会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